你知道多少关于漳州这座城市的故事?

漳州 更新于:2025-06-06 21:48
  • 幸福星辰P7

    当然,漳州是中国福建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以下是一些关于漳州的故事和特色:
    1. "历史文化": - "漳州古城":漳州古城拥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是福建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文庙、开元寺、龙溪书院等。 - "漳州方言":漳州话是闽南语系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味,也是研究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2. "名人轶事": - "林则徐":清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曾在漳州任职,并在此提出了“海禁”政策,有效打击了鸦片走私。 - "陈元光":唐代著名将领,曾在漳州地区平定“蛮乱”,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安宁。
    3. "美食文化": - "漳州小吃":漳州小吃种类繁多,如沙茶面、面线糊、炸五香等,都是漳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 "龙海月饼":龙海月饼是漳州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
    4. "自然风光": - "东山岛":东山岛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最大的岛,以其美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独特的渔村风光而著称。 - "泰宁大金湖":大金湖位于福建省

    举报
  • 天下的风情

    从小在漳州长大的你,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许多变迁。但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藏着这么多秘密,你都了解吗?

    01漳州

    是武则天亲手建立的

    漳州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建州(今云霄县西林村),辖怀恩、漳浦2县,因州治傍漳江而名漳州。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

    平息李敬业叛乱后,武则天以《尚书 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改元“垂拱”。

    垂拱第二年(公元686年),武媚娘就确定在漳州建州,钦点陈元光为漳州首任刺使。从此,世界上有了一个城市叫漳州!

    2漳州

    90年前就有“轻轨”

    据《漳州市志》记载,1921年,漳、厦商绅集资7万银元成立“漳程轻便铁路公司”,建设了这条轻轨。

    这条“轻轨”起始于龙海程溪镇,途经龙海九湖镇的林下村、新塘村、后山村,进入芗城区的姜园亭路,至中山桥南面,终点站是桥南鹭洲路(原称白鹭洲)的七建砂场(九龙江沿岸流域一带),主要用于运输农副产品。

    3漳州

    开启全国近代幼儿教育先声



    光绪十八年(1892年),漳浦县养正女校附设蒙养院开学,招收4岁至6岁女童及孤儿院适龄女童入学,为全国近代幼儿教育之先声。

    4中国最早的书院

    就在漳州



    松洲书院,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的松洲村,创立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是“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子所创立,系全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据《中国教育史》称,以书院为学校名称 “其始于唐代丽正书院”,而据史料记载,松洲书院的建立比海南的丽正书院早十年。按此推测,松洲书院就是中国最早的书院。松洲书院与松洲威惠庙在建筑上合为一体,形成“前庙后校”,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后来松洲书院历经各朝重修,一直保持这种“庙堂兼书院”的特点。

    5漳州土楼中

    藏有一座八卦堡



    在漳浦的灶山,传说东晋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曾隐居于此,炼丹、采药、行医济世。灶山脚下有一处布局八卦形的土楼,被称为八卦堡,至今约有300年,跟一般土楼相比,它没有封闭、完全敞开。整个八卦堡由五圈圆环构成,中心是完整的圆楼,外围四圈断断续续按八卦阵布局,环绕四周,体现了古时候村民们的聪明才智和对天象风水的运用。

    八卦堡据村里老人称:本世纪初有一只老虎进入堡中,找不到出去的路,结果被村民关起寨门,围而攻之,最后被打死,可见八卦堡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年深月久,八卦堡部分楼墙已经损坏,人们修葺时就不再夯土,而是用了石头和砖。如今,居住在八卦堡里的村民,都陆续搬出,大部分村民已在四周盖上了新楼,原“八卦堡”房屋几乎用来圈养牛、羊等牲畜。

    6漳州

    有座获多项国际大奖的建筑

    这座架在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小溪上的桥已获得多个国际国内重大建筑奖项:2010 阿卡罕建筑大奖; 2010 WA建筑奖第一名; 2009 英国”建筑回顾”世界新锐建筑奖第一名。



    两个阶梯教室,一个小图书馆,一个小便利店。建筑师将三个功能块全部安置在桥上,教室单侧的走廊通向中间的图书馆,两个教室在两端,分别朝向两个土楼。建筑从功能和形式语言上为两座土楼创造了连接,同时也联系并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为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广场一边是圆形的带有粗糙痕迹的土楼,另一边是精致简练的舞台,对话双方的强烈对比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张力。

    7漳州

    有两座世界上最小的庙宇

    世界上最小的水上庙宇

    在九龙江流域,一直生活着一群独特的连家船民,他们是中国水上的吉普赛人。在面对水上风浪的艰险和历代朝廷的种族压迫却无力抵抗的时候,船民只能寻求神明的庇护。其中一艘连家船上,有一座船民所建的庙宇——进发宫。

    它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小的水上庙宇,而进发宫始建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从所供奉的神像原件及代代传承下来的注明1506的庙旗,则至少也有500多年的历史。

    世界上最小的空中庙宇

    在漳州市的明清古街香港路,有一座庙被认为是全国最小的庙宇——伽蓝庙。它建在小巷口的顶上,没有人能说清这座庙何时,有何来历,但它显然已存在了数百年。

    伽蓝庙虽小,却样样俱全,干净整洁。庙小,容不下太多信徒,但也有几位虔诚的信徒,从早到晚,总是三三两两有人前来朝拜,献上香火、香油以及庙内所需的各种用品,而不留下姓名。信徒们还捐款为小庙整修了电路,添置了录音机和佛教音乐磁带,这使小庙具备了“时代气息”。

    8漳州

    两口阴阳井一清一浊



    在南靖,最能体现建筑水准的是位于梅林镇璞山村的和贵楼,建于1732年,高5层17.95米,为南靖县最高的方楼。这座土楼有一个奇观,就是楼内两口水井,水质截然不同,左边的井水清澈甘甜,右边的井水混蚀不清,人称“阴阳井”。更为奇特的是井水都高出地面,又不溢出井沿,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9赵家堡

    因小偷而重见天日

    1981年的某一天,漳浦县公安局根据密报,在县城小旅馆抓获了几个流窜盗窃犯。警察奇怪了,小偷竟然跑去离县城六十多公里的畲族小山庄作案。继续追问下去,警察吓了一大跳,原来准备到赵家堡去偷宝藏!这件事后来被考古专家听说了,从此赵家堡才得以重见天日。至于赵家堡有没有宝藏,因为当年小偷没得逞,现在就真是个迷了。

    10天宝

    地名源于王冕进珠

    据传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三月间,北溪渔民邱鄯在大濑夜渔,网得明珠一颗,围阔三寸七分,珠面上还有小珠七颗,如七曜,周围还有许多细珠,真是世间罕见的至宝。他不敢私自留下,赶紧送到龙溪县缴官。龙溪县令一见大喜,连忙呈选到漳州府来。漳州知府王冕见此是无价之宝,十分惊喜,立刻召请众僚属同来鉴赏。众人齐声附和道:“明珠乃国之宝,圣人说过:‘王者德至,渊泉则出’。今九龙江现宝珠,正是太平盛世之一兆。”王冕一听大喜,连夜写下《漳州进珠表》,并命工匠将此表刻碑立于府衙公厅左侧,以流传后世。此珠即被专程送往河南开封。



    王冕贡珠时,曾在北门—所庙里斋戒三日,此地即被命名为“宝珠园”。北门原名庆丰门,从此也改称“贡珠门”了。后来,太宗赵光义就赐名得珠的地方叫“天宝”。可是继任的州官不熟悉地理方位,错将绕城的西溪上游当做“天宝”了。

    据民间传说,当宋室衰亡时,这颗有灵性的宝珠又从京城飞返北溪,就藏在潭间巨石的洞穴里,只待夜深人静时,才跃入潭间嬉戏。



    11朱熹

    曾在漳州“使飞瓦

    白云岩在漳州城南二十华里,原是唐朝高僧虔诚禅师卓锡处。如今卓锡泉胜迹仍在,一股清泉从巨石的圆眼里汩汩涌出,涓涓不息,历经千年而不干涸。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