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海撤市设区后,漳州一夜之间多了80万市区人口,却把泉州人看懵了:原来城建也能抄作业?
龙海变区,财政并表,漳州账面的城区人口立刻翻倍,口袋有钱,第一条动作就是翻修人行道,石板铺得平整,连盲道都顺溜。
泉州老城区羡慕也没用,人口密度是人家的三倍,一施工就堵,想修路得先拆房子,成本直接上天。
文化牌上,泉州开元寺双塔、老君岩、清净寺,随便拎一个都是国家级IP;漳州古城里拿得出手的南山寺,体量只够给崇福寺当配殿。
中山路一整条南洋风骑楼,漳州找不到同款,近现代记忆直接缺课。
不过漳州把古城划成步行街,电驴禁入,石板天天洗,干净到能坐。
泉州西街白天人车混流,走路得蹦跶,一对比,游客用脚投票。
R1线一通,厦门到漳州二十分钟,票价跟地铁差不多,流量马上翻过来。
泉州想学,得先解决人口密度和产权难题;漳州想补文化短板,砸钱也买不来千年香火。
两城各有作业,抄不抄得动,还得看自家底子。举报